新慌张大嫂的故事

发布日期:2025-08-05 18:44    点击次数:153

张嫂打小就听村里老人说,过日子就像走夜路,脚下的坑洼总得踩过才知道深浅。可她自己的这故事,却比夜路里的坑洼更让人措手不及。

那是七月里最热的一天,日头毒得像要把地上的水汽都烤干。太阳斜了,张嫂挎着竹篮从菜地里往回走,刚到村口老槐树下,就撞见了同村的刘二。刘二光着膀子,手里摇着顶破草帽,老远就嚷嚷:“张嫂这就回家了?巧了,前儿个我路过你娘家村,正瞅见你妈在院里摔了一跤,哎哟那一下,看着就不轻……”

话没说完,张嫂手里的竹篮“哐当”掉在地上,里头的几个新摘的脆桃和瓜豆滚了一地。她脑子里“嗡”的一声,刘二后面的话全没听清,只觉得天旋地转,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砸,她慌乱的拾起地上的瓜果豆菜放进篮子里转身就往自家跑。一路上,她满脑子都是娘摔在地上的模样——娘去年冬天落了腿疼的毛病,这一摔还得了?

到家时,婆婆背着孩子正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活,锅里的玉米粥咕嘟咕嘟冒着泡。张嫂一头撞进厨房,抓住婆婆的胳膊就哭:“娘!我妈摔着了!让人家带话叫我回去呢!” 婆婆手里的锅铲停在半空,皱着眉想了想:“路远着呢,二十多里地,再说孩子还小,你娘俩这么晚也不方便,等你男人回来套上驴车送你。先吃饭,饭就好了,人是铁饭是钢。”

张嫂哪里吃得下?可架不住婆婆硬往她手里塞了个馒头。好歹磨蹭着把晚饭对付完,天已经擦黑,星星都冒出来了,丈夫却还没从镇上赶回来。婆婆睡了,孩子睡了,丈夫还没回来。张嫂急的出出进进,几次差点把熟睡的孩子吵醒。最后张嫂坐不住了,摸黑回屋把孩子裹进小被里,借着月光悄悄出门就往娘家赶。

夜风吹过玉米地,沙沙的声响像有人跟着。张嫂心里急,脚下更快了。快到娘家村了,张嫂为了抄近路直接从西瓜地里走。露水打湿了裤脚,一个不小心瓜藤把她绊倒了,张嫂连忙爬起重新抱起睡的香甜的孩子往家赶。

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,才看见娘家村头的老磨坊。

“妈!妈!”张嫂使劲拍着娘家的木门喊叫着。门“吱呀”一声开了,家兄披着衣裳探出头,看见妹妹满脸泪水混着汗水,头发乱得像草窝,吓了一跳:“妹子?这大清早的咋了?” 张嫂顾不上回话,抱着怀里的东西就往院里冲,一边跑一边哭:“妈!你哪儿伤着了?我回来了!”

院里的鸡被惊得扑腾乱飞,屋里的灯一个个亮起来。李家老母穿着蓝布褂子从正屋出来,看见闺女红着眼圈站在院里,又是惊讶又是欢喜,伸手就去接她怀里的东西:“闺女,天不亮就跑回来,就为给妈送这西瓜?” “西瓜?”张嫂一愣,低头往怀里一看——哪有什么孩子?怀里抱着的,分明是个圆滚滚的大西瓜,绿皮上还带着一片新鲜的瓜叶。

“我的儿呀!”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划破清晨的寂静,张嫂转身就往外跑,眼泪像决了堤的水。李母心里咯噔一下,忙朝家兄使眼色:“快跟上!”

兄妹俩一前一后追出村,太阳渐渐爬上山头,把路照得亮堂堂的。跑了约莫三里地,来到了西瓜地,瓜田里一个个绿皮大西瓜躺在地上,哪里有孩子的影子?张嫂腿一软,瘫坐在地,哭得几乎背过气去。

家兄忽然指着远处:“那是什么?”两人跌跌撞撞跑过去,只见瓜藤里,扔着一个红绸子小被包裹的东西——正是张嫂结婚时陪嫁的鸳鸯枕,边角磨得有些发白,上面绣的鸳鸯还依旧鲜艳。家兄捡起枕头,叹了口气,蹲下身问:“到底出了啥事儿?你跟哥说。” 张嫂抽抽噎噎地把刘二的话学了一遍,说到“摔了一跤”时,声音抖得不成样子。

家兄听完,无奈地摇了摇头:“傻妹子,你咋不把话听完?咱娘是前儿个翻晒旧棉花,脚滑摔在棉花堆里了,软乎乎的压根没伤着,正巧被刘二撞见。他那嘴,向来是半截话能说出一丈长。”

他把枕头塞给张嫂,拉起她就往回走:“快走!孩子指不定在你婆家饿坏哭成啥样呢!” 兄妹俩急急忙忙往张嫂家赶,刚跑到张嫂婆家院外,就听见屋里传来孩子震天的哭声。张嫂慌张的推门进去,只见婆婆正抱着光着屁股的娃在屋里打转,孩子哭得脸红脖子粗,直到张嫂把孩子抱进怀里才停止了哭泣,咧开嘴委屈地哼哼起来。

张嫂抱过孩子,眼泪又下来了,这次却是热的。婆婆在一旁念叨:“你这疯媳妇,半夜抱着个枕头就跑,把娃扔炕上,要不是我起夜听见,这小祖宗还不知要哭到啥时候……” 家兄站在门口,看着妹妹抱着孩子喂奶的模样,走进门悄悄把那个鸳鸯枕放在了炕角。阳光从窗棂照进来,落在枕头上的鸳鸯身上,像是镀了层金边。

后来张嫂总想起这事儿,自己当时慌里慌张,竟把孩子和枕头弄混了,说起来荒唐,可若不是这个荒唐,指不定要娃遭多少罪。或许日子就是这样,有时候慌不择路的错,反倒歪打正着,替你挡了更糟的坎儿。



上一篇:小米刚上架的599元新品, 把所有网友整不会了
下一篇:没有了